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快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步伐,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1)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和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汇集学科团队,整合学科平台,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学科投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巩固、彰显中医药主干学科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医学相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新增8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新增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获批两个省级一级学科群。新增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涵盖中医、中药2个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医中药并举、文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基本形成。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更新教育观念,优化培养方案,调整办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获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针灸学》、《黄帝内经养生概论》分别获准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新增5个本科专业、15个临床教学基地、4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新增1门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批省级试点学院——国医学院。新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实践平台。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教育部授权对香港免试招生资格。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8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主编教材23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天堰杯”等赛事中多次获得大奖。向社会输送本科生14930人、专科生4871人,授予博士学位218人,硕士学位2019人。
——科学研究取得新业绩。推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科技工作积分办法、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教师科研绩效奖励分配指导意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PI及相关岗位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等系列文件,加大科研激励力度,调动师生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学校获批成为国家科技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附属医院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新增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省级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重点基地、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濒湖论坛”、“杏林国学讲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5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作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461项,其中,获得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共50项。五年共获得科研经费7085万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56.6%。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主持或参与)、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48篇,其中被SCI等五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20篇。
——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出台党管人才工作实施意见、高端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文件,构建引培养用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引进高端人才,发挥高端人才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牵引作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校、院(系)人力资源两级管理体制。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开展医教研、产学研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医疗保健需求,共签订校企合作协议92项,获合同经费1192.3万元,转化科技成果4项,转让金额268万元。发挥中医药学科特色优势,开展道地中药材普查、精准扶贫等活动,成效明显。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等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加强临床医疗单位建设,附属医院光谷院区新大楼对外营业,改善了临床、教学和科研条件。黄家湖医院面向社会开展医疗服务,获批武汉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国医堂改善就诊环境,拓展业务范围,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称号。
——国际合作交流深入推进。开展境外学术交流合作,我校运作的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作为“一带一路”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培育专项。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委托培养资格的高校。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增护理学本科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共培养港澳台生及外国留学生383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264人。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着力点,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名医工作室,改造了黄家湖医院、国医堂、昙华林校区大门及周边景观。建成启用了普通环境和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完成南区职工周转房6.9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彻底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实施学生宿舍、食堂维修改造、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等工程。药用植物园一期60亩药用植物景观园工程竣工,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启动了昙华林校区改造和天然气入户工程。加大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建设力度,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资产总值达到19212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42.4万册,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化校园建设功能。整体置换紫阳校区,积极争取政府补偿资金,共获资金5.7亿元,多措并举,化解学校黄家湖校区建设债务。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建“五好”领导班子,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与水平。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两访两创”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守纪律、讲规矩”和“三严三实”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学生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精神文明、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推进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离退休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和共青团建设,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职工之家”、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和“‘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2)“十二五”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看到“十二五”期间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与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广大师生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仍然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术大师、学术领军人物等高端人才不多,学术团队需要进一步优化,优秀年轻人才储备不足,师资队伍中博士占比不高,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科研整体实力不够强。缺乏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参与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术创新不够,国家级科技奖没有突破,获得发明专利偏少,学术论著数量不多,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偏少。
——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临床教学平台绝对数量相对不足,尤其是缺少直属附属医院影响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二 、“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3)“十三五”学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高等教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攻坚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健康中国”建设,为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球化的高等教育环境正在形成。全球化知识创新网络加速形成,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研究圈”,大学已经成为人才、信息、知识、技术、产品和资本持续性跨境流动的重要媒介,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和人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引发全球教育的全面变革,大数据时代广泛的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能力培养模式,为我校提高教育质量、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取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宝贵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国家提出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肩负新的历史责任。国家《中医药法》的颁布,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了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举措,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为我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在中医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中,中医药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我校必须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有更大的担当,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贡献中争取更大支持,在服务中实现发展。
——中医药院校和省属高校竞争日益加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发展呈现明显的分层,底子好发展快的老中医药院校处于发展第一方阵,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不少中医药院校发展特色更加鲜明,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基础更加扎实。在湖北省属院校中,综合性大学发展强劲,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发展迅猛,新晋本科院校发展加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校转型升级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严峻挑战。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4)“十三五”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大趋势,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遵循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律,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传承和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聚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和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绩效考核,坚持项目引领,把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把内涵发展、深化改革作为工作主线,把依法治校、民主治理和制度激励作为根本保障,努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5)“十三五”期间的办学定位是:办学类型: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办学结构: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稳定海外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学科结构: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6)“十三五”期间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为把学校建成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其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与师资队伍水准在全国同行和全省范围享有一定声誉;若干学科、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列;科学研究形成若干重大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或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新建一所直属附属三甲医院;构建一套完备科学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术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必须完成如下重点工作: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改事与改制相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符合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和创新、创意、创业教育。加强临床教学,建成若干高水平的直属和非直属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完成模拟医院、药用植物园第二期工程、中医药博物馆等科教基地建设。把国医学院建成中医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示范区。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认证达标,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推进本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新增本科专业10个。加强学风建设。创建国家级教学团队,争取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优秀教学(教材)成果奖。力争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善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培养结构,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6000人,其中,研究生规模达到1500人左右。
——建设高素质人才与师资队伍。加大中青年教师、博士的培养力度,重点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到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1000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正副高比达到1: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
——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扎实建好国家局级学科群和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中医药学科排名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中西医结合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中医药主干学科博士点全覆盖;新增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药相关学科排名居中医药院校相关学科前列;新型交叉学科力争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大力提高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争取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含子项目),承担100项左右国家级项目,承担200-250项省部局级项目,科研总经费达到1.5亿元。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20-30项,突破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4个新药获得临床研究批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5-20项,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出版著作100部以上,SCI、EI等五大索引收录论文不少于300篇。建成中试车间。依托国家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卫计委中医药信息平台,开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通过校地、校企、校院合作,形成系统稳定的产业服务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社会服务面,促进产业进步。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全面实施《湖北中医药大学章程》,健全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完善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区功能定位和布局,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力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世界针灸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欧洲中医药联合会和“一带一路”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拓宽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校友的联系,发挥海外校友在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完成5-10项国际合作教学、研究项目,扩大海外教育,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促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主办或承办3-5场国际性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我校国际影响。
——完善办学基本条件。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规划,优化校园文化功能,维修改造昙华林校区学生生活、教学办公用房,完成黄家湖校区系列配套工程,改善师生学习和工作环境。实现教职工收入有序增长。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一、队伍建设工程
(7)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突出院(系)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地位,将院(系)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程,“名师”、“名医”工程,“中医经典传承与普及计划”等为重点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优化中医药专业师资队伍,推进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优化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加大教师出国访学和进修力度,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加强师资队伍业务素质、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全校教师紧跟现代国际国内和中医药教育教学发展大趋势,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9)完善人才与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实施岗位聘任制度,建立多样化全员聘用体系,根据不同序列,不同层次岗位特点,积极探索合同聘用、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完善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起科学的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以任期目标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和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鼓励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用人效益,调动积极性,实行岗位绩效评价。
(10)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制定青年教师博士化实施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学习,设立青年教师专项基金,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关心支持青年教师的成长。进一步创造各类人才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二、人才培养工程
(1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创新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中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高水平中医临床医师。推进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预防保健与社区、农村服务能力的实用型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积极培养从事健康服务业的专门人才。完成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形成院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在教学计划、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体制。
加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围绕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加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力度,实行专业负责人责任制,引导院(系)强化专业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依托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施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构建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发挥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的辐射示范作用。
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学位授予机制改革,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不断探索校企、校地合作、医教协同发展空间和途径。探索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带动和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工作。
(12)加强课程体系及质量建设。尊重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落实课程负责人,在课程体系中明确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课程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院(系)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加大专业主干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力度,大力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主编国家级教材,参编各级各类教材;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整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组讨论;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13)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强化研究生专业技能及学术能力训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国家与地方需求为导向,调整研究生教育教学结构,优化布局,大力发展硕士和博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努力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不断提高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行业企业合作,拓宽学术视野,加强学术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建立产学研医结合的专业化研究生教育团队。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14)加强国际教育和留学生培养。积极拓展国际教育,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推进与马来西亚合作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国际教育课程建设,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和科技资源,促进我校学科建设。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人员结构,做好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招收与培养工作,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努力争取在留学生规模和培养层次上取得突破。
(15)推进国医学院建设。在遵循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改革探索国医学院办学体制和教学方法,扩大中医教育办学自主权,整合中医教育资源,巩固和扩大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办学特色。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原则,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医信念执着、具有良好的中医思维习惯和能力、中医传承学习能力的专门人才。
(16)拓展课外学术体系和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开设“第二课堂”,拓展学生学习平台;定期举办名医名家讲坛及暑期访学等课外及校外活动,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共同提高。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实践、科研实践、预实习、教学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多环节、构建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力度;加强医药应用技术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大力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争取政府支持,基本建成中医药综合实训大楼,提升我校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强化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建设,通过医教协同,深化与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的合作。推进第二附属医院建设,提升我校教学、科研特别是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依托校地合作,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医院,建成1至几所附属医院,在现有非直属附属医院基础上,建设一批紧密型附属医院。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建成功能完备、层级清晰、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临床教学实践基地”评建体系。改革临床课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查房和临床课床边教学。
三、学科和科技工程
(17)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改革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调动院(系)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学科建设责任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通过竞聘选用学科负责人,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团队的聘期任务。实施青苗计划、学科培育计划、优质学科团队支持计划。强化学科管理,加大学科建设投入,以学科建设绩效为导向,做实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实施学科优化工程,完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深入推进中医药主干学科与理工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继续把中医药学科建设成为更有特色、更有优势的学科。重点扶持中西医结合学科,提升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层次。不断优化中医中药相关学科,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医药国际传播、中医文化、中医药信息、中医护理等学科建设质量。努力培育新型交叉学科,加大纳米生物传感技术与临床检验诊断、康复医疗、针刀医学与针灸等学科建设力度,使其成为新的学科群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大力扶持中医药管理、中医药英语、民族传统体育等学科,提升其建设水平。
(18)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科研聚焦工程,完善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引导中医、中药学科和中西医结合学科研究优势领域重点突破,中医药相关学科研究实质性进展,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异军突起。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高质量成果。积极组织、大力支持科研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依托优势学科,加强基础研究,用绩效激励的办法重点鼓励争取更多的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见获奖的数量,见完成速度,见完成质量,见结题成果。力争成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研究单位;继续争取承担国家重大药物专项的研制工作;争取国家对医院制剂研究的资助。鼓励走向社会,获得横向项目。
设立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和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培育基金,加大项目、重大成果前期培育的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人员培养,采取特殊机制,精心组织、重点扶持,挖掘整合现有科研力量和资源,组建若干适度分工、专业互补的科研创新攻关团队,实现重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的突破。探索以项目为核心,专兼职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学科梯队、研究团队的管理机制。
(19)加强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用改革体制机制的办法,大力推进设在我校的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局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研究中心、创新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加大投入,确保各类科研平台正常运行;发挥科技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作用;办好校企共建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标准动物房,加快药学中试车间和药用植物园项目第二期的建设。建立科研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发挥科研平台最大效率。培育新的科研平台,争取获得国家级科研平台。
四、社会服务工程
(20)提高科技服务社会能力。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科技十条”政策,完善产学研医合作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技术经济人队伍,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技服务纵向延伸服务层次,横向延伸服务范围,为国家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科技支撑。
(21)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黄家湖医院的建设,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国医堂建设,彰显中医药文化与特色诊疗技术传承功能,提高中医药诊治水平,完善医疗健康服务功能,把国医堂打造成具有品牌效应特色鲜明的大型附属中医门诊部。依托学校的医疗资源,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中医门诊部及专科专病治疗中心。鼓励医疗人员参加各种类型的义诊活动,扩大我校影响力。
(22)推进交流合作。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国内教育和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学校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拓展和深化与国外大学的校级合作交流关系,加强与国际大学组织、区域性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和海外基金会的合作交流,推进院(系)、科研平台与国际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集聚国际学术人才,通过合作交流,提升我校美誉度。
(23)发展医药教育培训服务。把握医疗卫生事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机遇,占领中医药及相关教育培训市场,服务社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开展中医药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积极拓展继续教育的新领域、新项目,把我校打造成国家和区域的城市社区与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示范培训基地。做好内经学、伤寒学、中医药信息学、中药炮制学四个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的工作;做好中医全科医生的转岗、中医药职业技能、中医药管理等培训。探索利用网络等形式开展中医药相关学科的继续教育。按照“统筹管理、院(系)实施、分类推进、鼓励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学院和各个院(系)开展培训工作的双重积极性。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归口管理和协调学校所有培训项目,相关院(系)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具体组织和实施。学校根据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自承担的任务和效益,研究、出台相应的社会培训服务奖励办法,鼓励各单位积极争取国家和行业的培训项目计划,激励和扶持各单位挖掘现有学术和教育资源培育新的培训项目,激发开展培训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治理体系
(24)健全决策机制。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参与民主决策的作用。成立校务委员会、发展与规划委员会,发挥其对优化行政管理决策咨询体系的积极作用。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障教职工按照教代会条例行使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
(25)推进教授治学。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保障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处理相应学术事务的权力。建立并完善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作制度。校务委员会、发展与规划委员会,吸收部分教授参加,发挥专家在学校重大事务、研究重要改革方案等方面的咨询、审议和评估方面的积极作用。
(26)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尊重不同学科发展、不同类型学术研究的规律,研究建立能够客观反应各院(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评估体系。在中医中药主干学科、理科,将SCI/EI等指标作为重要评价参考,更加注重突出重大的原创成果,注重论文质量及被引频次,注重学术梯队的整体学术表现。工科构建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整体学术表现。人文社科类学科实行代表作制度,强调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及引用。更加注重高水平国际国内合作研究、重大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学术表现、国际国内学术机构的重要任职等方面的指标。
(27)规范运行系统。公布并实施学校章程,按照现代大学制度要求规范办学,规范运作。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体系,规范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管理规范、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治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教授和专家咨询制度,确保重大决策、重要举措充分听取师生意见。
(28)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按照协调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深化机构改革,梳理机关职能,整合相同或相近的职能,调整机构设置,适度合并机构,增设必要机构,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改革,优化后勤保障职能,坚持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方向,逐步完善竞争机制,树立大后勤理念,将后勤服务机构办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实体。整合相同或相近专业资源,调整相关院(系)内部教研室设置,较大学院设置学系,增强人才培养功能。
(29)完善监管系统。建立决策执行全过程报告和评估系统,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班子决策和分管领导在决策执行中的责任和作用。加强各相关委员会对决策执行评估的功能,发挥其在决策执行评议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重大决策落实督办制度、校院(系)两级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校情民意沟通与反馈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学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发挥校工会(教代会)对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
(30)强化两级管理。按照宏观分类管理、管理重心下移、院(系)自主治理、微观激活提质的思路,深入推进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梳理应当下放给院(系)的资源和权力,扩大院(系)自主权,强化院(系)在教学、科研、学科和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试点院(系)预决算执行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增强院(系)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两级管理体制。
加强院(系)建设。深化院(系)办学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院(系)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学校加强对院(系)的工作指导,全力支持院(系)建设发展,各职能部门加强对院(系)工作的服务。加强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按不同类型建立院(系)运行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院(系)党政联席会议作为行政决策、分学术委员会(或设立教授委员会)作为学术决策、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作为民主管理等载体的地位和作用。各院(系)要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规划发展目标和措施,加快院(系)建设发展速度。
二、完善优化校园功能,服务保障事业发展
(31)调整校园功能布局。根据学科的发展定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学科和本科教育、中医药教学与临床教学的关系,科学规划,调整校园布局,进一步明确各校区功能定位,着力解决各校区空间和教学办公用房资源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问题。调整院(系)物理空间和教学办公用房布局,改变目前一些院(系)物理空间分散和用房松紧的现状,使得资源配置真正符合学科的宏观布局和教学发展的要求。完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和设施,建设人才周转房、黄家湖校区南区教职工服务中心(含老年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中医药博物馆、中试车间,完成模拟医院、昙华林校区天然气入户工程和教学楼、学生宿舍改造工程。美化育人环境,加快昙华林校区改造和药用植物园第二期建设。
(32)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基础网络设施,为教学、科研、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并逐步向智能城市对接。图书馆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在师生个人移动终端上实现数字资源阅览利用以及纸质图书查询、预约、续借等服务,进而全面实现移动图书馆功能。在师生密集区域安装图书馆自助设备,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图书24小时借还服务。利用RFID技术(非接触射频识别技术)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实现图书馆中外文纸文本文献和电子文献各学科覆盖面,为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提供全面服务。充分利用校园数字化,完善财务管理、人才师资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服务网络一体化系统。
(3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主题,挖掘和凝炼校园文化资源,巩固文明建设成果。完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精心组织科技、艺术、体育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研究,培养塑造大学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保证“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
(34)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深入学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新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决策程序和党委议事规则,健全学校党委全委会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实行票决制,实现决策科学化,提高党委决策的执行力,进一步提升校院(系)党组织办学治校能力和各级党组织战斗力。
(35)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推进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发挥党组织的功能为重点,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符合条件的单位全面设立二级单位党委,在新组建的单位和调整合并的单位及时设立新的党支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所有教师党支部书记实行“双带头人”制度。健全“五个基本、七个体系”,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6)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五好班子”建设要求,建强各级领导班子,推进校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全职化,落实省委高校领导干部职业化考评体系。选优配强院(系)领导班子,推行院(系)党政主职“一肩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竞争性选拔方式,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合理配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着力培养共青团干部,不断加强辅导员培养选拔工作。
(3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适应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完善党风廉书政建设责任体系和惩防体系,履行“一岗双责”。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科学有效预防腐败。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实现改进作风常态化。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坚决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学校实现“十三五”期间目标任务和各项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8)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进网格化管理,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校园“和文化”建设,发挥好统一战线、离退休老同志、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方面的作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环境。
(39)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院(系)两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协调推进规划的落实。实现绩效考核。对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学校按照年度分解,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监督落实情况。建立规划执行情况中期评估制度,确保学校事业发展按照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如期推进。